突破性研究:多指标组合揭示慢性肾病遗传机制,有望推动精准治疗发展-肽度TIMEDOO

近日,昆士兰科技大学(QUT)和昆士兰大学(UQ)联合开展的一项最新遗传研究,利用超过300,000名英国生物样本库(UK Biobank)参与者的数据,结合多种肾功能相关健康指标,提出一种全新的慢性肾病(CKD)分类方法,不仅更全面地描绘了肾功能状态,还揭示了潜在的药物靶点,有望推动个性化治疗的发展。

QUT生物医学科学院及基因组与个性化健康中心的Tran Kim Ngan博士表示,慢性肾病是一个涵盖多种病因的“统称”,其成因复杂,包括糖尿病、高血压、感染及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最终导致肾功能逐渐衰退。

Tran博士指出,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作为评估肾功能的单一指标,无法全面反映病情,容易忽略某些关键信息。“这种对CKD遗传机制的片面理解,阻碍了不同亚型治疗靶点的发现。”

在本项研究中,研究团队设计了一种创新算法,从21项与肾功能相关的健康指标中,系统性地组合出约200万个复合特征(composite traits),其中约5万个复合特征在识别CKD患者方面的表现优于传统eGFR指标。

其中一项由**白蛋白、胱抑素C(cystatin C)、eGFR、γ-谷氨酰转移酶(GGT)、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密度脂蛋白(LDL)和微量白蛋白尿(microalbuminuria)**等7项指标组合而成的复合特征,在识别CKD方面表现最为优异。

这一方法不仅提高了疾病分类的准确度,还成功识别出以往未能通过单指标检测到的遗传变异。例如,该研究发现了SH2B3基因位点与肾功能显著相关,而此前该基因仅在百万级样本规模的大型研究中被发现。

“而我们的算法,在相对中等规模的队列中就成功检测到了这一信号,显示了多指标方法的巨大潜力。”Tran博士表示。

更重要的是,该研究成果在独立的爱尔兰人群中得到了验证,进一步增强了其科学可靠性。

研究团队成员还包括QUT基因组与个性化健康中心的Sutherland博士、Griffiths荣誉教授、Lea副教授,以及昆士兰大学的Andrew Mallet教授。相关论文已发表在权威期刊《PLOS Genetics》上,题为“New composite phenotypes enhance chronic kidney disease classification and genetic associations”。

Tran博士总结称:“这种可解释性强的多表型方法,不仅适用于大规模生物样本库,也能推广至小样本、深度表型分析的队列,并有望应用于其他复杂疾病的遗传研究中。”

参考文献:Kim Ngan Tran et al, New composite phenotypes enhance chronic kidney disease classification and genetic associations, PLOS Genetics (2025). DOI: 10.1371/journal.pgen.1011718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20-82257248

QQ咨询:332583692

微信咨询:15013176672

邮件:360284101@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