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首次实现单次注射修复小鼠大脑基因突变,为罕见神经疾病治疗带来新希望

近日,科学家成功在活体小鼠大脑中,通过一次基因编辑注射修复了导致“儿童交替性偏瘫”(AHC)的一种罕见基因突变。这一突破性成果,不仅显著改善了小鼠的症状、延长了寿命,也为更多神经系统罕见病的精准治疗带来希望。这项研究由美国杰克逊实验室(JAX)罕见病转化中心、Broad研究所及非营利组织RARE Hope联合主导,并发表在权威期刊《Cell》。

从“科幻”走向现实:大脑中直接修复DNA突变

“在五年前,这种在大脑中修复DNA的想法还像是科幻小说。但现在,我们知道这已经可以实现。”研究共同负责人、神经科学家Markus Terrey博士表示。

研究团队聚焦于AHC中最常见的两种致病突变——ATP1A3基因中的D801N和E815K。他们在新建立的疾病小鼠模型中,采用了最前沿的prime editing(优选编辑)技术,成功修复了多达85%的突变神经元基因,恢复了蛋白功能,改善了运动能力,减少了癫痫样发作,并显著延长了小鼠寿命。

更重要的是,这一治疗仅通过一次AAV9病毒载体注射进入小鼠大脑完成,显示出高度精准和低脱靶的特性。

患者视角驱动科研,罕见病也有“大市场”

AHC是一种极其罕见、从婴儿期起发作的神经疾病,患者会出现突然的瘫痪、肌张力障碍、眼球运动异常及癫痫发作,目前无治愈手段,仅有部分对症药物。

本次研究得以实现,离不开非营利组织RARE Hope的深度参与。该组织不仅整合了国际AHC专家和家庭资源,还将患者家庭的优先需求纳入研究设计和结果评估。

RARE Hope创始人、也是一位AHC患儿母亲的Nina Frost指出:“虽然AHC非常罕见,但全球有大量单基因突变导致的罕见病,都可能通过类似技术实现治疗。这项成果的意义远超单一疾病。”

不止于预防,未来目标是“逆转疾病”

研究团队表示,他们的下一步将探索在疾病发作后再进行基因编辑,是否仍能改善症状甚至逆转病情。

“目前的实验是在小鼠出生后立即治疗,目的是‘预防’疾病表现。”JAX副总裁、研究联合负责人Cat Lutz博士说,“而我们正在验证的,是在小鼠已经出现癫痫或运动障碍等症状后再进行干预,看是否还能有效。如果成功,那将是临床应用的巨大飞跃。”

Lutz同时也是美国NIH体细胞基因编辑联盟(Somatic Cell Genome Editing Consortium)的首席研究员。她强调,随着大脑基因编辑技术的突破,精准医疗的未来正在从梦想走向现实。

参考文献:In vivo prime editing rescues alternating hemiplegia of childhood in mice, Cell (2025). DOI: 10.1016/j.cell.2025.06.038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20-82257248

QQ咨询:332583692

微信咨询:15013176672

邮件:360284101@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