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首次直接解码儿童血液中的天然抗疟抗体,为疫苗研发提供新思路

近日,国际科研团队首次成功从一名自然感染疟疾的儿童血液中直接解码出一种天然获得的抗体,这种抗体能够阻断疟原虫与人体血管的关键相互作用,从而干预重症疟疾的发生。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

疟疾由恶性疟原虫(Plasmodium falciparum)引起,每年导致全球约60万人死亡,受害者多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儿童。对重症疟疾的免疫通常需要多次感染才能建立,其关键机制是抗体阻止寄生虫表面的PfEMP1黏附蛋白与血管内皮蛋白C受体(EPCR)结合。

在此次合作研究中,坦桑尼亚国家医学研究所和哥本哈根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具有免疫血浆的捐献者能够抑制多种PfEMP1变异体与EPCR结合。研究团队利用REpAb抗体发现平台,首次通过质谱技术确定了一种单克隆抗体的氨基酸序列,该抗体能广泛抑制不同PfEMP1变异体。这标志着科学家首次成功应用质谱技术识别自然感染后产生的功能性血浆抗体。

此外,加州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的蛋白质结构分析显示,这种广谱中和抗体通过结合PfEMP1不同变异体上的保守氨基酸残基,阻断了寄生虫黏附血管的过程。

哥本哈根大学转化医学与寄生虫学中心高级科学家Louise Turner表示:“通过测序血液中自然获得的抗体,并观察其具体结合方式,我们可以深入了解抗疟保护性抗体的反应机制。”

该中心教授Thomas Lavstsen补充道:“我们现在可以直接从自然暴露于感染的个体中识别功能性抑制抗体,这为研究天然获得的抗体反应和推动疫苗研发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本研究由哥本哈根大学转化医学与寄生虫学中心、丹麦Rigshospitalet感染病科、坦桑尼亚国家医学研究所、加拿大Rapid Novor以及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所联合完成。

参考文献:Turner, Louise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broadly inhibitory anti-PfEMP1 antibodies by mass spectrometry sequencing of plasma IgG from a malaria-exposed child,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25). DOI: 10.1073/pnas.2508744122doi.org/10.1073/pnas.2508744122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20-82257248

QQ咨询:332583692

微信咨询:15013176672

邮件:360284101@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