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东京科学大学(Institute of Science Tokyo, Science Tokyo)的研究团队成功研发出一种新型mRNA疫苗,在小鼠实验中显著抑制了视网膜异常血管生成(neovascularization)。这一成果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AMD)等眼科疾病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
黄斑变性是全球60岁以上人群导致视力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约有近2亿人受到影响。其中“湿性AMD”因眼内异常新生血管生长(neovascularization)而引发,这些脆弱血管渗漏液体,逐渐损害视力。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严重视力丧失。
目前临床唯一有效的方式是定期将抗血管生成药物(anti-angiogenic drugs)直接注射入眼球,以阻止血管异常生成。然而,这种治疗不仅操作痛苦,还需要频繁注射,部分患者随着时间推移甚至对药物失去反应。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东京科学大学先进纳米医工学系内田聪教授(Professor Satoshi Uchida)和横滨市立大学眼科客座教授柳靖雄(Visiting Professor Yasuo Yanagi)带领团队,研发出一种可肌肉注射的新型mRNA疫苗。该疫苗在小鼠实验中表现出与现有抗VEGF药物相当的疗效,却无需反复进行眼内注射。相关成果已发表于《Vaccine》期刊。
与新冠疫苗原理类似,这款疫苗通过mRNA向机体传递信息,使其产生针对特定蛋白的抗体。不同的是,它编码的是促进血管生成的蛋白 leucine-rich alpha-2-glycoprotein 1 (LRG1)。该蛋白在AMD患者体内水平升高,会加速病理性血管形成。接种疫苗后,机体会产生抗LRG1的抗体,从而抑制新生血管的异常生长。
研究人员在两种小鼠模型中验证了疫苗疗效:一种是激光诱导的脉络膜新生血管模型(laser-induced CNV),另一种是自然发生CNV的模型。结果显示,仅需两次肌肉注射(间隔14天),小鼠便产生强烈的抗体反应,显著减少了眼内异常血管的生长。
- 在激光诱导模型中,第21天时渗漏面积减少85%,病灶体积缩小82%。
- 在自然模型中,第28天病灶体积缩小了55%。
安全性方面,疫苗并未影响正常血管生长,也未对视网膜健康组织或其他器官造成不良免疫反应。
内田教授表示:“COVID-19疫情证明了mRNA技术作为疫苗平台的巨大潜力。我们受到启发,将其应用于慢性眼病治疗。据我们所知,这是首个证明mRNA疫苗能在动物模型中抑制病理性新生血管的研究。”
如果未来在人体临床试验中被证实有效,这一疫苗有望以一次肌肉注射,取代患者当前必须长期忍受的频繁眼内针剂治疗,大幅减轻治疗负担。
参考文献:Yasuo Yanagi et al, mRNA vaccination mitigates pathological retino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 in animal models, Vaccine (2025). DOI: 10.1016/j.vaccine.2025.127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