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发现:儿童社交需求背后有“神经开关
耶鲁大学团队揭示 Agrp 神经元如何塑造发育期社交行为 长期以来,儿科医生、家长以及所有与孩子打交道的人都清楚:孩子的社交需求会随着年龄而变化。如今,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首次揭示了这一过程背后的神经学机制。 研究团队在小鼠实验中发现,大脑下丘脑中的 Agrp 神经元在幼年阶段对社交行为具有关键调控作用,但这种作用会在成年后消失。Agrp 神经元原本以调节饥饿、体温等基本生存需求而闻名,而在幼年动物中,它们还驱动着“社交需求”。随着年龄增长,这一功能逐渐减弱直至终止。 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
-
新研究揭示人类大脑发育关键机制 或为自闭症等疾病提供新线索
尽管人类对大脑的研究已经积累了大量知识,但其中仍有许多未知领域。近日发表在《Nature》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为一种名为 GABA能中间神经元(GABAergic interneurons) 的细胞及其在大脑发育过程中的作用带来了全新认识,这一发现有助于解释自闭症及儿童脑部疾病的发生机制。 GABA能中间神经元在大脑中至关重要,它们释放一种名为 γ-氨基丁酸(GABA) 的神经递质,用于调控神经元的“开与关”。一旦这一功能受到干扰,可能会引发癫痫、精神分裂症…
-
科学家首次直接解码儿童血液中的天然抗疟抗体,为疫苗研发提供新思路
近日,国际科研团队首次成功从一名自然感染疟疾的儿童血液中直接解码出一种天然获得的抗体,这种抗体能够阻断疟原虫与人体血管的关键相互作用,从而干预重症疟疾的发生。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 疟疾由恶性疟原虫(Plasmodium falciparum)引起,每年导致全球约60万人死亡,受害者多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儿童。对重症疟疾的免疫通常需要多次感染才能建立,其关键机制是抗体阻止寄生虫表面的PfEMP1黏附蛋白与血管内皮蛋白C受体(EPCR)结合。 在此次合作研究中,坦…
-
石墨烯“点亮”类脑研究:加速脑类器官发育,助力阿尔茨海默病研究与脑机接口
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桑福德干细胞研究所的科研团队,首次利用石墨烯开发出一种全新的方法,可以安全、有效地促进人类脑类器官(brain organoids)的发育和成熟。相关成果近日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 研究团队提出的这项技术被称为 Graphene-Mediated Optical Stimulation(GraMOS),即石墨烯介导的光刺激。它通过石墨烯独特的光电特性,将光信号转化为温和的电刺激,模拟真实大脑中外界环境的输入,帮助神经元更快地建立连接与沟…
-
哥伦比亚大学团队研发Neuropixels 1.0 NHP探针,实现非人灵长类大脑高精度神经记录
为实现更精确的大脑功能绘图,神经科学家长期依赖高分辨率成像及先进实验工具。其中,高密度硅探针(high-density silicon probes)是一种可插入脑组织的针状电极阵列,用于捕捉与神经元放电相关的电压变化。然而,这类探针多用于啮齿动物,对非人灵长类(Non-Human Primates, NHPs)如猕猴的应用效果有限。 近日,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与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团队在Nature Neuroscience发表论文,展示了由IMEC研发的新一代Neuropixels 1.0 N…
-
研究发现MYCN基因位置决定神经母细胞瘤侵袭性,提出针对“休眠”癌细胞的新疗法
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是一种在儿童中常见且极具隐匿性的恶性肿瘤,来源于交感神经系统的细胞,可发生在身体各个部位,多见于五岁以下儿童。其临床表现差异极大:约有一半病例的肿瘤甚至无需治疗便会自行消退,而另一半则呈现出极为迅速的进展。后者虽然在早期对化疗反应良好,但往往在一至两年内复发,并且复发后的治疗难度极高。临床上,侵袭性神经母细胞瘤常具有MYCN癌基因拷贝数异常增多这一分子特征。 近期,由德国柏林夏里特医学院(Charité—Universitätsmedizin Berli…
-
破解癌症“游击队”蛋白:美希望之城团队揭示Paxillin与FAK相互作用新机制,为靶向治疗带来新希望
近日,由美国希望之城(City of Hope)牵头的国际研究团队在《Science Advances》期刊上发表了一项突破性研究,首次全面揭示了癌症治疗中的一个“游击队式”目标——粘附斑蛋白Paxillin的复杂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尽管Paxillin本身结构高度无序、动态变化频繁,但其与另一个关键蛋白——粘附斑激酶(Focal Adhesion Kinase,FAK)的结合过程中,存在一个可被靶向的稳定结合位点,这为“无结构蛋白”的药物开发带来了新的希望。 “干扰Paxillin与粘附斑的相…
-
Nature Immunology最新研究揭示:为何部分实体瘤患者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无效,并提出新组合疗法
近日,英国纽卡斯尔大学(Newcastle University)牵头的一项国际研究在《自然·免疫学》(Nature Immunology)上发表,深入揭示了实体瘤患者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Blockade,ICB)疗法产生耐药的机制,并提出一种全新的组合治疗策略,有望造福对单一ICB疗法无效的患者。 研究负责人、纽卡斯尔大学免疫调控学者Shoba Amarnath博士表示:“识别这一机制非常关键,它帮助我们判断哪些患者不会对单一的ICB治疗(如抗PD-1抗体)…
-
蛋白实验
1 Western Blot实验 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主要是利用电泳技术(SDS-PAGE)区分不同大小的蛋白,然后转移至固相支持物(PVDF膜,NC膜等)上,再根据抗原和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原理,通过化学发光或显色等技术检测蛋白的表达。 服务流程:1.蛋白抽提;2.蛋白浓度测定;3.Western Blot实验;4.实验结果图片扫描;5.条带的光密度值测量; 6.提交结果报告单。 客户提供:1.样品:组织、细胞或蛋白溶液;2.一抗。 我司提供:1.Western B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