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项由美国丹娜-法伯癌症研究所(Dana-Farber Cancer Institute)主导的研究显示,全球范围内早发性消化道癌症(early-onset gastrointestinal cancers)发病率正在以惊人速度上升。在美国,这一趋势尤为显著,增速已超过包括乳腺癌在内的所有其他类型早发性癌症。
这项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的综述文章《早发性消化道癌症综述》(”Early-Onset Gastrointestinal Cancers: A Review”)系统梳理了该类癌症的发病趋势、风险因素及治疗方式。研究指出,年轻人中不仅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发病率显著增加,胃癌、食管癌、胰腺癌等其他消化道恶性肿瘤也在持续上升。
“结直肠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早发性消化道癌症,占全部病例的一半以上,但它绝不是唯一正在上升的类型,”该综述资深作者、丹娜-法伯年轻结直肠癌中心主任吴金美(Dr. Kimmie Ng)表示,“胰腺癌、胃癌、食管癌的上升趋势同样令人担忧,这些都说明我们需要更有效的预防策略和早筛手段。”
筛查率不足成早诊“瓶颈”
目前,结直肠癌是唯一在美国有明确早筛指南的早发性消化道癌症。尽管指南建议平均风险人群从45岁开始接受筛查,但2021年数据显示,45至49岁美国人群中仅有19.7%完成了筛查,远低于应有水平。
“筛查依从性是拯救生命的关键。”文章合著者、丹娜-法伯的贾亚克里希南医生(Dr. Thejus Jayakrishnan)指出,“结直肠癌筛查不仅能早期发现癌症、提高治愈率,更能在癌前阶段通过切除息肉来阻断癌变的发生。每一次漏筛,都是一次可能挽救生命的机会被错过。”
年龄越小,增长幅度越大
在《英国外科杂志》(British Journal of Surgery)发布的另一篇相关综述中,研究团队指出,2010年至2019年间,早发性消化道癌症的全球新增病例增长了14.8%。其中,40至49岁人群病例总数最多,但发病率上升最快的却是更年轻的人群。
“出生于1990年的人,患结肠癌的风险是1950年出生者的两倍,患直肠癌的风险更是高达四倍。”作者写道。美国疾控中心(CDC)最新数据进一步指出,15至19岁人群中结直肠癌发病率增长超过三倍,20至24岁人群增长近两倍。
此外,该综述还指出,黑人、西班牙裔、原住民和女性人群中,早发性消化道癌症的发病率上升尤为显著。
多因素导致发病风险上升
两篇综述一致认为,导致早发性消化道癌症风险升高的因素包括可改变和不可改变两类。
可改变的生活方式因素包括:肥胖、不健康饮食、久坐、吸烟和饮酒。而不可改变的风险因素则包括:家族史以及如Lynch综合征等遗传性肿瘤综合征。
数据显示,约15%至30%的早发性消化道癌症患者携带致病性种系突变,提示遗传背景在该类癌症中的作用不容忽视。研究者呼吁应对所有早发性患者进行基因检测,以评估家族遗传风险并指导治疗。
年轻患者常接受更激进治疗,预后却未必更好
治疗方面,早发性和晚发性消化道癌症所采用的治疗手段类似,包括手术、化疗和放疗等。但研究发现,年轻患者往往接受更激进的治疗方式,生存率却并未显著优于老年患者,部分研究甚至显示预后可能更差。
因此,研究者建议,应设立专门针对年轻癌症患者的综合诊疗中心,提供包括生育力保护、家庭角色支持及心理健康在内的多学科协助。
“我们需要更多研究来揭示这些癌症在年轻人中迅速上升的真正原因,”吴金美博士指出,“尤其在胰腺癌、胃癌和食管癌领域,目前数据仍十分有限。提高公众认知和科研关注,是我们当下面临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Early-Onset Gastrointestinal Cancers A Review, JAMA (2025). DOI: 10.1001/jama.2025.10218